回饋祖國

回饋祖國 - 3

 

基金會將面對的幾個問題

(一) 經費 

只憑我第一次拿出的五百萬港幣所衍生的利息是不夠的,本來打算向外招募,但由於近幾年的經濟哀退(1997至2004年) ,很多人不是破產就是變為負資產,或者資產已縮了一大截,向他們伸手談何容易。所幸我有一個明事理兼大方的好妻子,將她在分到賣公司的金錢內,拿出壹佰伍十萬代表三個兒子每人捐五十萬給基金會,亦陸續收到朋友的捐助大約十五萬,我自己亦拿出價值近一百三十萬元的股票再加上現金湊足港幣一千五百萬來充實這個基金。我們當然不會到此為止,還會繼續努力。  

      

(二) 運作

目前是由貴州省政協負責,一切都無問題,但如果有一天因政策或人事的改變而不能再繼續這項工作時,我們將何以自處?到時我們可能要在貴陽設立一個辦事處,而這就會街生兩個問題,一是人選,最好是國內居民,而且是退了休的政府人員,以利工作的運作,也就涉及額外的支出。二是工作量,每年工作的時間由接受申請到發放助學金大約是兩三個月,其他時間可能有些小事需要處理,所以就得考慮辦事處的人員應是全職或是半職。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如何選拔學生及評審工作,這些都是我們必需思考及準備的。

 

(三) 繼承人 

我已八十一歲,遲早將會離去,在我走了以後三個兒子中有誰會有興趣,有魄力,有時間及喫而不捨的精神去繼續我的遺志?不單是將它做得妥當,更要將它發陽光大。這又是一個要處理的難題。小宇本來很理想,智識分子,思維敏捷,反應快,有時間,但對事物跟進不夠貼切,心太軟,講話太直,做事不夠徹底。小宙組織力,說服力,結交力都很強,而且是個工作狂,一個天生的領袖,加上自2003年起他已被委任為貴州省政協委員,在未來五至十年內同權力中心仍會有些聯系,對基金會在國內的運作將會有所幫助,但做事太仔細,講話更是重複又重複,以致影響他對時間的應用,所以他總是在忙,時間總是不夠。小峰,由於他是在電視台工作,沒有固定時間,沒有機會顯示他在領導、組織、交際及工作等方面的能力,除非他日後的工作有所改變那又當別論。結果我選了小宙,並同他作了個詳談,他也願意接受這個任務,只是難為了他又得肩負多一個担子。

 

另一個永久性的工作是用獎學金的方式讓住在香港的貴州學子亦能受惠。我身為香港貴州聯誼會創辦人,永遠名譽會長,而且自1999年擔任會長至今,我應該為這個會在教育方面做點實質性及永久性的工作。於是在香港貴州聯誼會內設立「會員子女獎學金」五人小組,由一個副會長擔任主席,負責審核及推薦的工作。此項目在2002年的會長週年報告及春茗筵會中宣告,並將細則公佈於2003年七月出版的第十三期「甲秀」。獎學金顧名思義就是不管家庭貧富,只要學業成績好的學生皆可申請,金額由最低港幣一仟至最高捌仟元。這將是一個永久性的項目,同我是否擔任會長沒有關係。

 

在2006年九月二十二日,安順第一高中大規模的慶祝創校一百週年,並特別來函繳請我前去參加,一方面我曾在那裡讀過初一,同時完先父亦曾捐贈過「羲之圖書館」給學校,信中提起經過了近六十年的變動,該樓已不存在詢問我會不會考慮重建,而該樓的取名由我決定。我回信問用甚麼方式來建,還是採取通常貫用的政府和私人各一半,並要求學校給我一個圖則及所需金額,供我參考及考慮。

 

12回歸祖國6.jpg

 

我趁八月二十日回貴州之便,到學校見到了校長,圖書館的興建雖然不可能在短期內決定,但為了增加這個慶典的意義,「鄧廷琮教育基金會」每年將會捐助三萬元給十五名品學兼優、家境清貧的學子每人兩仟元。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一方面我的確想幫多些清貧學子,另方面萬一省政協那面再不能為基金會操作,我對貴州教育事業的努力不致中斷,而可用另一方或延續。

 

創立貴州同鄉會

自1947年起在香港來來回回的居住了快六十年,在四十及五十年那些年代在港居往的貴州人實在有限,老一輩的有帥伯春、陶守倫及劉心平等幾家,當時由於難民擁至,加上政治因素,令社會很不穩定,經濟亦受影響,大家都為兩餐忙碌奔走,相互之間甚少來往,見面亦衹限於每年一次的拜年,但同我一代的黔江中學同學趙潛、詹寶瑜、楊莉君等幾個家庭的互相走動就較多,間中還一起打麻將、郊遊、吃便飯等,當時就將這些聚會當是雛形的同鄉會。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國家實施改革開放後,貴州才有人陸續來港定居。為了能盡地主之誼,並在可能範圍內給新來者一些指導或援助,大家都認為有成立同鄉會的必要。義不容辭的就由我們這些老香港開始了籌備的工作。在工作期間我們發現有很多雖不是貴州人,但曾在貴州成長、工作、娶妻、生子的印尼華僑,他們是在解放初期因印尼排華,亦為響應國家的號召去大陸為祖國服務,被分派到貴州去的,他們亦都算是半個貴州人,為了伸出友誼之手及壯大我會的組織,我們就邀請了他們成為我們的一份子,後來事實証明他們的加入對我會的成長、運作都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12回歸祖國7.jpg

 

回到我本人方面,在七十及八十年代正是我創業的高峰期,事業的成敗所繫,對會方面只出錢而無法出力,所以捐了五萬元做一個永遠名譽會長。創會會長就由退了休兼德高望重的陶守倫老先生擔任,跟我在八四年移民加拿大後更是無法在會務方面出力,但仍繼續在經濟上支特,期間我的兩個老同學兼好朋友趙潛和楊莉君都做過會長。在大家不斷的催促下我終於在1999年答應擔任會長一職,因為當時我已開始將公司的工作逐些分給兒子們担當,自已就能抽些時間來為會服務。有鑒於我們的會員一半以上是印尼歸僑,所以經理事會通過將名字由原來的「旅港貴州同鄉會」改為「香港貴州聯誼會」,這樣一改,我會就可擴大範圍去吸納對貴州有生意來往,及對貴州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12回歸祖國8.jpg

 

2004年是我連任第三屆會長的開始,為了使我會在經濟上較為充裕,我答應由2004年一月至六月期間,會員對會方捐款多少,我亦會捐出相等的數額。結果我為會籌措到港幣十九萬四千元。再有本會成立快二十年,卻連開會的地方都沒有,經同三個兒子商量後決定將鄧氏控股公司在官塘偉業街101 號海景大厦八字樓A 1300 呎的寫字樓租給聯誼會充作會址,簽五年租約,象徵性的每年只收租金一元,其他費用由我們全包,希望上面的兩項措施能令會務更順利及有效的繼續發展。